Redis是一个开源的、基于内存的、支持多种数据结构的键值对存储系统。Redis具有高性能、高可用、多数据类型和可持久化等优点,广泛应用于数据库、缓存和消息代理等各种场景和需求。
Redis是一个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,意味着它使用计算机的主内存(RAM)来存储所有的数据。这种内存优先的设计使得Redis能够提供极高的读写性能,因为内存的数据访问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硬盘存储,Redis能够以微秒级别的延迟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,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来说至关重要,如缓存系统、实时分析平台和高频交易系统等。
1、安装epel源,EPEL-release(Extra Packages for Enterprise Linux)是一个软件仓库,它为企业级Linux发行版提供额外的软件包。
2、安装Redis。
1、启动Redis服务。
2、查看Redis服务。
3、关闭Redis服务。
4、重启Redis服务。
5、登录Redis服务。
Redis的配置文件为/etc/redis.conf,主要配置项如下:
1、bind 127.0.0.1:只能在本机登录。若要在其它主机登录,可修改为bind 0.0.0.0。
2、protected-mode yes:是否开启保护模式。在保护模式下如果从其它主机登录,需要设置登录密码。yes为开启,no为关闭。
3、port 6379:默认监听端口。
4、logfile /var/log/redis/redis.log:日志文件。
5、database 16:默认数据库为16个。数据库编号为0~15,默认使用0号数据库,可使用命令select切换数据库
6、save:持久化策略。
7、dbfilename dump.rdb:保存数据的文件名称。
8、dir /var/lib/redis:数据文件保存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