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盘的分区管理


硬盘分区概述

在Linux操作系统中,硬盘通常被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使用,每个区域都被称为硬盘分区,每个分区都有独立的文件系统,类似于windows中的盘符,但和windows盘符不同的是,每一个Linux分区都是挂载在Linux的目录中使用。

Linux硬盘分区分为基本分区(primary partion)和扩展分区(extension partion)两种,基本分区和扩展分区的数目之和不能大于四个。基本分区不能再分区,而扩展分区必须再进行二次分区后才能使用,也就是说扩展分区可以再次被划分为多个分区。

一块硬盘可以分成一个区,也可以分成多个区使用。以下是经典的多分区方案:

  • /:根分区,系统至少有一个根分区,用来存放系统文件及程序,其大小至少在5GB以上。
  • /boot:系统引导分区,用于存放系统引导文件,如Linux内核等。该分区一般设置为100~200MB。
  • /home:用户数据分区,存放用户的个人数据,可根据需要分配空间。
  • swap:交换分区,用作虚拟内存。swap分区的大小一般为物理内存容量的1.5倍。

查看硬盘分区信息

命令格式

fdisk −l [磁盘名称]

使用示例

1、fdisk −l:查看所有硬盘及分区信息,主要信息包括:

  • Disk /dev/sda:硬盘信息。sda为硬盘名称,若有多块硬盘,按字母顺序依次为sda、sdb、sdc等。
  • Disk /dev/mapper/centos−root:根分区信息,centos−root为CentOS系统的根分区。
  • Disk /dev/mapper/centos−swap:交换分区信息,centos−swap为CentOS系统的交换分区。
fdisk

2、fdisk −l 硬盘名称:查看指定硬盘及分区信息,分区信息包括:

  • Device:分区名称。
  • Boot:是否活动分区。
  • Start/End:分区开始柱面与结束柱面。
  • Blocks:分区的块数量。
  • ID:文件系统ID编号。
  • System:分区类型。
fdisk

硬盘分区命令的使用

命令格式

fdisk [磁盘名称]

选项列表

  • m:查看帮助信息。
  • p:列表查看分区信息
  • n:创建分区。
  • d:删除分区。
  • t:变更分区类型。
  • w:保存分区设置并退出。
  • q:放弃分区设置并退出。

使用示例

1、查看硬盘分区信息。由于是新增硬盘,所以没有分区信息。

fdisk

2、运行fdisk命令进入交互界面,通过选项对硬盘进行分区。

fdisk

3、创建主分区,依次选择以下选项。

  • 创建分区:输入n。
  • 创建主分区:输入p。
  • 分区编号:输入1。
  • 起始扇区:示例中使用回车键选择了默认值2048。
  • 结束扇区:可以输入扇区号,也可以输入分区大小。示例中使用+2G将分区大小设置为2G。
fdisk

4、创建扩展分区,依次选择以下选项。

  • 创建分区:输入n。
  • 创建扩展分区:输入e。
  • 分区编号:示例中主分区为1,所以此处选择2。
  • 起始扇区:示例中使用回车键选择了默认值。
  • 结束扇区:示例中使用回车键选择了默认值,将所有剩余空间分配给扩展分区。
fdisk

5、查看分区信息。

fdisk

6、创建逻辑分区,扩展分区需要再次创建逻辑分区才能使用,依次选择以下选项。

  • 创建分区:输入n。
  • 创建扩展分区:输入l。分区编号自动设为5,1−4为主分区与扩展分区编号。
  • 起始扇区:示例中使用回车键选择了默认值。
  • 结束扇区:示例中使用回车键选择了默认值,将扩展分区所有空间分配给当前逻辑分区。
fdisk

7、再次查看分区信息。

fdisk

发表评论

评论数量:0